最近,我参加了一个互助小组会议,当晚的主题是和大家分享你孩子的故事。虽然听起来有点过于自信,但去之前我感觉自己做得还不错。但是,就像我过度自信时经常发生的那样,离开会议后,我意识到自己做得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。
公平地说,这事儿还不算太糟(只是漏洞比我之前想承认的要多),而且完全可以弥补,因为我没有撒谎;我主要需要梳理一些细节。所以总的来说,我还有很多话要说。或许你也一样。
我相信我们很多人都听过,专家们普遍认为,孩子在12岁时就应该了解自己的全部情况。现在我想暂停一下,显然,只有孩子能够承受的时候才可以。如果他们的功能很低,或者他们的情感年龄太小,我不知道12岁是否应该成为硬性规定。需要说明的是,负责培训的女士们并没有这么说,但我插嘴说这是我非专业人士(但有亲身经历)的观点。
因为这是一次信息量很大的培训,我想和大家分享他们讨论的其他一些内容。首先,他们承认,无论对收养父母还是寄养家庭来说,这都会让他们感到不舒服。以至于很多时候,这个问题从未被提起,因为每个人都感到不舒服。所以他们在培训中的重点是:如果孩子不提起这件事,那么作为成年人(故事的守护者),你就应该“抛石子”。
那么这是什么意思呢?“抛石子”?本质上,就是抛出一些关于孩子与原生家庭关系的想法,看看孩子是否会参与到谈话中。例如:“你的淡褐色眼睛真漂亮。我想知道你原生家庭里还有谁也有淡褐色的眼睛。” 你并没有提出问题,你只是做了一个观察,然后坐下来,看看孩子是否会参与进来。孩子可能会回应一些关于他们眼睛的评论或问题,或者一些与原生家庭完全不同的事情。或者,他们可能会完全转移话题。
以上每种方式都很好,因为这个练习的目的并非开启一段对话(虽然如果能开启对话也不错),而主要是为了让孩子知道你关心他们的原生家庭。你可能已经猜到,他们很可能也关心他们的原生家庭,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向你提起;孩子对此百感交集(这可以理解!)。但通过抛石子,你表明你是一个可以安全地谈论他们原生家庭的空间。
演讲的另一个要点是,你应该完全诚实。不要夸大其词,也不要省略细节……即使这真的很难;只有真相大白,孩子才能开始康复。这显然不会立刻发生,但如果让他们对自己的故事感到疑惑,或者故事中存在漏洞,他们就会自己填补细节,而这些细节很可能并不准确。
另外,不要害怕说你不知道答案。很可能在某个时候,你会遇到一些你不知道答案的问题。也许没有人知道答案。所以,也不要害怕和你的孩子一起面对这个问题。
他们最后指出的是,如果你不知道答案,要知道你很可能需要向别人寻求帮助……也许是一个经历过和你孩子类似经历的人。但他走在孩子的前面,正在努力治愈。这个人会以你无法理解的方式理解你的孩子,因为他们有过类似的经历。这个人或许能够以你无法理解的方式看待和认可你的孩子。这并不是因为你没有尝试,也不是因为你不爱你的孩子,而仅仅是因为你永远无法像这个人那样完全理解孩子的感受和故事。而这也会帮助你的孩子治愈伤痛。
对于寄养或领养的孩子来说,他们常常会因为无法与亲生父母团聚而感到羞愧。显然,这些情况并非孩子的错,但他们仍有许多需要克服的地方。只有与他们分享完整的故事,让他们面对现实,他们才能哀悼失去的一切,并继续疗愈。
真挚地,
克里斯